在之前的SAT解析文章 (
所谓“黑”与“白”,指的是面对SAT考试的中国中学生基于其长期接受的教育所养成的思维习惯,对问题的评判限于泾渭分明的“对”与“错”,“是”与“非”,“接受”与“拒绝”的“黑白思维”。然而,随着同学们对SAT阅读的逐渐深入,会发现这种泾渭分明的评判标准受到了挑战。
举一道SAT阅读选择题为例,问到作者对于一种思想(主义)的态度可以被描述为:A.contemptuousderision(不屑一顾,嗤之以鼻);B.reverentespousal(拥护支持,恭敬有加);C.skepticaltolerance(暂可容忍,心存疑虑);D.respectfulinterest(怀有兴趣,彬彬有礼);E.restrainedimpatience(内心厌倦,外表隐而不显)。其实,我在为这几个选项准备它们的中文翻译时,也小费了一番周折。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喜欢“泾渭分明”,对于这些态度上的细微差异,有时在中文里都很难找到最贴切的用词。
不难预料,同学们被这道题难倒了。我帮他们做出以下的分析:中国人最熟悉的完全赞同,我们用纯白色来表示,彻底反对就对应纯黑色。现在我们要在纯白色和纯黑色当中形成一段“灰度”,就像在显示器上看到的测试图案一样。假定将纯白色(完全赞同)标为0,纯黑色(彻底反对)标为16,形成灰度阶梯,那么8这个位置(中等灰色)对应的就是“中立”。我们能否将五个选项逐个对应上去呢?
我们发现,A选项“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应该置于灰度16,纯黑色,彻底反对;B选项“拥护支持,恭敬有加”应该置于灰度0,纯白色,完全赞同;D选项“怀有兴趣,彬彬有礼”大致在灰度8,是一个比较中立的态度;而C“暂可容忍,心存疑虑”和E“内心厌倦,外表隐而不显”大致在灰度8至16之间,处于“中立”和“反对”之间。有一个同学提出,如果C对应灰度9,那么E应该对应10以上,更接近16,换句话说,E比C更接近“反对”。我对他微笑点头,孺子可教。再仔细品味一下原文,答案是D。
在SAT阅读考试中,大量出现关于作者态度和观点的题目,这其中,细微差异该如何辨析,成为做出正确选择的关键。
我是一个不善饮酒的人,因此,几十元一瓶的葡萄酒与上千元的精品,在我口中并无太大差异。如果给我一杯“拉斐”,那基本上属于是“暴殄天物”。而对于一位优秀的品酒师,通过观察、闻味、品尝等手段,即可断定葡萄酒的品级甚至年份。所以说,对细微差异的把握能体现出你个人认知和思维的深度。
非黑即白的简单二分思维往往会成为极端思想的温床。从完全赞同到彻底反对有不同层次的细微观点和态度差异,这个层次的丰富性体现出思想的深度和对事物的了解度,这是我们能真正做到“理性”的前提。带着一群十几岁的少年,在SAT阅读分析中,看着他们思维能力的进步,认知能力的提升,这是我,作为一个教师,最快乐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