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ritical Thinking
很多同学对“批判性思维”会产生一定的误解,觉得整篇写作应以批判为主。其实不然。一群美国学者发表一份联合声明,为批判性思考的定义达成共识,其大致内容如下:
“批判性思考是一种有目的、自我规范的判断,以解读、分析、评核、预计,和解释一切证据上、概念上、方法学上、标准厘定上,和背景资源上的因素,从而做出客观的判断…”
可见,无论是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 的原创者Edward Glaser,或是当代的学者,都认为批判性思考是以批判为主,以客观性分析为重心。
2.审题思路:考题见分晓
这样的分析能力在
那么在审题之后到底该如何确定观点呢?我们再来从真题列举当中体会一二。例如题目Can people have too much enthusiasm? (2007/12)一般同学看见这个题目发现关键词为enthusiasm,评价词为have too much。然后可能由于考场上时间的紧迫,对于例证准备的缺乏,强行将一些众所周知的例子(比如Edison, Bill Gates, Martin Luther King Junior)套用上去,指出他们这些伟人都是由于对于自己事业的热忱,最后取得成功。
诚然,这样论证的确可以成文。但无论从逻辑或者例证来看,都缺乏亮点,平淡无奇,难以打动人心。因为众所周知有了热情和坚持,然后取得成功,是种常理。而常理是不需要深刻论证的。考生要做的事情是客观地把非常理的事情经过自己的分析,描述,说服考官,打动考官。而这,我们便称之为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
所以,我们可以挖掘一些有了热情或激情反而酿成悲剧的事例,来论证人不该有太多的热情。当然这种激情不仅限于对事业的,也可以是对人的爱情。比如Wuthering Heights 中主人公西斯克里夫对于Catherine的狂热之情引发的悲剧,,都可以作为素材用以论证。这样,文章论点既非常鲜明,又能够深刻体现critical thinking的思维。
3.训练即时反应能力
同学们经常还有个困惑就是,在考试的时候知道题目的意思,也基本可以判别论点,但是有力的论据临时想不出怎么办?特别是遇到“是非判断类”题目的时候。对于部分即时语言描写能力较弱的同学来说,事先准备的例子用不上,很可能在考试中酿成悲剧。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推荐考生可以妙用“正反思考法则”来尽量避免这一情况。比方(2010.6) Is solitude—spending time alone—necessary for people to achieve their most important goals?
对于此题,有些考生说没准备过关于孤独(solitude)的人物论据怎么办,那么我们可以试着从反面来表示观点,就是说孤独在达成目标的过程当中不是必要的,然后引入常规论据“合作”(cooperation),论证合作才能使人达成目标。同时考生要学会把关键词引申开来,比方说cooperation=team work=individual+individual / individual +group /group+group。这样一来,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以上内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