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雅思阅读8原文参考译文(test3)

2022-06-01 05:40:07


 TEST 3 PASSAGE 1 参考译文:

  用激光回击闪电

  很少有比雷暴天气更令人感到恐怖的天气了。仅在美国,猛烈的雷暴电流每年都会造成大约500人死亡或重伤。云层翻滚而来的时候,在户外打一场轻松的高尔夫成了一件异常可怕的事情,无异于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孤身一人在户外的高尔夫球手可能是闪电最喜欢攻击的目标。此外,闪电也会带来财产损失。每年闪电会对美国电力公司造成超过一亿美元的损失。

  不过,美国和日本的研究人员正在策划回击闪电的方案。他们已开始通过实验测试中和雷暴电荷的各种方法。今年冬天,他们将直面雷暴:使用配备的激光器射向空中的雨云,使其在闪电出现之前放电。

  迫使雨云根据指令释放闪电并非一个新想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研究者们就尝试过把带着拖曳线的火箭射入雨云,以期为这些云层发出的庞大的电荷群搭建起便捷的放电路径。由于受到建在加利福尼亚的电力研究所(EPRI)的支持,这一技术在佛罗里达的州立大学试验基地幸存到了今天。EPRI由电力公司资助,现正致力于研究保护美国输电网不受闪电袭击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火箭让闪电击向我们想让它去的地方,”EPRI的闪电项目经理Ralph Bernstein如此说道。该火箭基地现在能对闪电电压进行精确测量,并可以让工程师们检测电气设备的负载。

  不良行为

  虽然火箭在研究中功不可没,但它们无法提供闪电来袭时所有人都希求的保护。每支火箭造价大约 1,200美元,发射频率有限,而失败率却高达40%。即使它们确实能够引发闪电,事情也无法总是按计划顺利进行。“闪电可不那么听话”,Bernstein说,“它们偶尔会走岔路,射到它们本不该去的地方。”

  但不管怎样,有谁会想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发射成群的火箭呢? “射上去的肯定会掉下来,”新墨西哥大学的Jean-Claude Diels指出。Diels现在正在负责一个项目,该项目由ERPI所支持,试图通过发射激光使闪电安全放电——安全是一项基本要求,因为没人愿意把他们自己的性命或他们的昂贵设备置于危险之中。有了迄今为止的50万美元的投入,一套有巨大潜力的系统装置正在该实验室慢慢成形。

  这一系统装置的想法始于大约20年前,当时正在开发大功率激光器从原子中提取电荷并生成离子的能力。如果激光器能够生成一条直达暴雨云的离子线,就可以在闪电电场增强为一股无法控制的涌流并击破空气之前,用这条传导通道把电荷引导到地面上来。为了防止激光器本身受到电击,不能把它直接对准云层,而是要把它对准一面镜子,让激光通过镜子折射向天空。要在靠近镜子的四周布置闪电传导器从而 对其进行保护。理想的做法是,云层遥控器(枪)要比较廉价,以便能够把它们安装在所有重点电力设备周围;另外还要方便携带,以便在国际运动赛事场地中用于使逐渐聚积的雨云失去威力。

  绊脚石

  可是,仍存在巨大的绊脚石。激光器并不方便携带:它是个能占据整个房间的庞然大物。Diels一直想要缩小它的体积,并表示很快就会有小型桌子大小的激光器了。他计划在明年夏天用真正的雨云来实际测试这个更容易操作的激光系统。

  Bernstein表示,Diels的激光系统正在引起各电力公司的广泛兴趣。但他们还没有准备好EPRI提出的500万美元——开发一个让激光器更小巧、价格也更便宜的商用系统的所需资金。Bernstein说:“我还不能 说我已经拿到钱了,但是我正在为之努力。”他认为,即将进行的实地测试会成为一个转折点,而且他也在期待着好消息。Bernstein预言,如果一切顺利,这将吸引“排山倒海般的兴趣和支持”。他希望看到云层遥控器的最终价格能定在每台5万到10万美元之间。

  其他科学家也能从中受益。如果手上有了控制闪电的“开关”,材料科学家就可以了解强大的电流遇到物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Diels也希望看到“互动气象学”问世——不仅仅是预测天气,而且能控制天气。“如果我们能使云层放电,我们也许就能左右天气,”他说。

  而且也许,Diels说,我们将能够对抗一些其他的气象威胁。“我们认为我们也许能通过引导闪电来阻止冰雹,”他说。雷,来自于闪电的冲击波,被认为是大暴雨——典型的雷暴天气——的触发器。一个激光雷工厂可以把水汽从云层中震出,这样也许可以阻止威胁庄稼的大冰雹的形成。如果运气好的话,在今年冬天雨云聚积的时候,持有激光器的研究者们就能第一次对其进行回击了。

  TEST 3 PASSAGE 2 参考译文:

  天才的本质

  一直以来,天才和神童都倍受人们关注。genius一词源于拉丁语“gens”(=家族);拉丁语词条“genius”意 为“父”,来自于罗马早期,当时人们对一种祌明狂热崇拜,并尊其为家族的首领。在genius的最初形态中, 它与家族首领——也就是一家之长——永生的能力有关。后来,genius逐渐被用来表示人的特点;再后来,genius便用以指代一个人从他的“父亲”或精神领袖身上所传承的最佳特质。今天,人们仍然醉心于对星相和基因的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占星术或遗传学找到出色能力和个人特征的来源。

  天才和天赋的概念已经成了民间文化的一部分,但人们对其所持的态度却是矛盾的。我们羡慕天才却不信任他们。在天才的神话里,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人们在某方面很有天赋,那么他们一定会在其他方面有所不足;知识分子往往不切实际;神童过于才华横溢而早早地“泯然众人矣”;天才往往秉性古怪;天才的体质都很孱弱;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天赋是家族遗传的;天才很聪明,所以不需要任何特别的帮助;天才和高智商是一回事;有些种族比其他人更聪明、更有音乐天赋或更有数学头脑;天才总被埋没, 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逆境出英才;天才有责任运用他们的天赋。英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表达,如:highbrow (自以为文化修养很高的人),egghead(书呆子),blue-stocking(女学者),wiseacre(自以为聪明的人),know-all(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boffin(科学家);另外,对于很多人来说intellectual是一个贬义词。

  19世纪,人们对于天才的本质表现出相当大的兴趣,而且做了不少针对著名神童的研究。或许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大部分对天才的研究中包含以下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其一,早期教育中父母和教师对孩子进行的频繁的鼓励和教导对孩子在智力、艺术或音乐方面的发展是有益的,但这也给孩子以后对生活的适应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其二,老师和学校常常认识不到孩子所具备的才能。尽管在研究中搜集的轶闻趣事、显著相似点以及例外状况都颇为吸引人,但是,想要利用这些研究得出的证据也有一定困难,因为它们不符合我们今天所谓的常模参照。换句话说,比如当我们在搜集有关早期疾病、养育方式、学校教育等信息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在其他的历史资料中所记载的、关于这种情况在当时有多么普 遍或不寻常的信息。例如,当时的婴儿死亡率很高,人的寿命也比今天短得多,家教对于贵族和富裕家庭司空见惯,恃强凌弱和体罚在最好的私立学校里也屡见不鲜,而且大多数的研究对象来自特权阶级。直到20世纪,随着儿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相关研究才得以在更加客观的基础上进行——尽管依然并不总是很科学。

  无论如何进行定义,天才只不过是从历史的迷雾之中凸显出来的一座座山峰,只有特定的观察者通过他们特殊的角度才能看到。而改变观察者和视角,拨开些许迷雾,许多不同的山峰出现在眼前。我们用“天才”这个词来指代那些因其出色成就而被我们所认可的人,那些人几乎处在了人类能力连续体的顶端,往下依次是平凡者、平庸者和无能者。Samuel Johnson博士的观察还是颇有道理的:“真正的天才在各方面都拥有着巨大的潜能,很偶然地被决定了向一个特定的方向发展。”但我们可能会对“各方面”这一点有所保留,因为我们怀疑是否所有天才音乐家都可以成为天才科学家,反之亦然。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正是偶然的决定培养或触发了他们的才能,使之有了用武之地,让他们可以成功地把自己的能量注入其中。在芸芸众生之中,有能之士成千上万,有男有女,有成人也有孩童。

  天才的作品或神童的成就令人欣赏、喜爱和惊叹之处在于其体现了他们的技能和本领,这些技能和本领虽然与我们的相似,但远远高于我们的水平。然而事实可以证明他们的智力和我们的并非迥然不同,比如,像Kepler和Einstein这样的科学家历尽艰辛所取得的科学发现现已成为学童的常识性知识;像Paul Klee 这样的画家所创造的曾经非比寻常的形状和颜色很快就出现在了我们穿着的面料上。当然,这并没有降低天才成就的价值。他们的成就与普通人的相比就好像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的运动员之于普通慢跑者一样,前者远远超越了后者。

  只有在承认了每个人的大脑都是独特的这一前提下,认为天才和有天赋者的大脑独一无二、异于常人这一想法才能算是合理的。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我们更加与众不同,而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比我们更有天赋的人的成就中学有所得。但是,在效仿天才或鼓励我们的孩子这样做之前,我们应该注意到,从他们身上学到的某些东西结果可能并不令人愉快。我们可能会羡慕他们的成就和名誉,但是也应该看到他们为此所付出的代价,看到他们的锲而不舍,专心致志,献身精神,自我约束,他们对自己时间和精力的严格要求,以及多少次他们不得不表现出极大的勇气来保持自身的正直或艰难地走成功。

  天才和天赋只是具有相对意义的描述性术语,并没有实质内容。我们顶多可以通过对其进行定义并将其置于某一语境中来赋予它们一些准确的意思。但是,无论怎样做,我们都不能蒙蔽自己,认为神童或天才与其他人不一样,只是他们对自己能力表现开发的程度与我们不同而已。

  TEST 3 PASSAGE 3 参考译文:

  生物钟如何工作?

  A我们的寿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已经接受了这一点,因为从“生物学”角度来讲这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什么会永生! ” 然而,在这句话中,我们想到了那些人造的技术产品,这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自然磨损。这就意味着它们终究会有一天停止工作、不能用了(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但这些技术产品的磨损及功能丧失与生物体的死亡这两者之间真的具有相似性或可比性吗?

  B我们所谓“死掉”的产品是指一些“静态的”、封闭的系统。构成物体的基本材料总是会在自然过程中逐渐磨损,变得“老化”。根据物理化学和热力学的规律,在这种情况下老化是必然的。虽然相同的规律也适用于生物体,但这一规律并不会以同样的方式产生不可抗拒的结果。至少只要一个生物系统有能力自我更新,它就确实能够不断成长但不会老化;生物体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新物质会通过这个系统不断流动。因此旧物质的消逝和新物质的形成总是处于永久的动态平衡中。形成生物体的物质不断改变,于是我们体内的旧物质也持续不断地被新物质替换,就像喷泉,它能大体上保持自身的形态和运动状态,但是其中的水分子总是不同的。

  C因此,老化和死亡不该被看作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当生物体拥有许多修复机制时。从理论上讲,一个生物体的老化和死亡不是必然的。尽管如此,有限的寿命,衰老,然后死亡构成了生命的基本特征。原因则显而易见:本质上,现存的生物体要么适应环境,要么有规律地被新的物种代替。因为基因物质的变化(突变),生物体拥有了新的特征,并且个体生命的过程也在考验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条件是否有最佳的或更好的适应性。永生可能会打乱这个系统,因为它需要为新的、更好的生命提供空间。这就是进化。

  D每个生物体都有极具特色的寿命。不同的物种其寿命也有着显著差别,但在同一物种中,这个参数相对恒定。例如,几千年来人类的平均寿命几乎没变。虽然由于医疗服务的发展和营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达到高龄,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类普遍的寿命上限仍是80岁。此外,对抗简单磨损理论的另一个论点认为,生物体老去的时间短则几天(对单细胞生物来说甚至是几小时),长则几千年,比如巨杉。

  E如果寿命是一个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特征,那么按照逻辑我们就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生物体内存在一个内部时钟,这个时钟以某种方式测量和控制着衰老的进程,并且最终决定这一固定程序的最后一步:死亡。就像寿命,对于不同的生物体,其代谢速率跟体重有一个固定的数据关系。同寿命相比,这个关系是“反向的”:生物体体重越大,其代谢速率越低。另外,这个关系不仅适用于鸟类,由于系统单元内的情况大体类似,因此也适用于其他所有生物体(植物、动物、单细胞生物)。

  F那些在能量消耗方面比较“节约”的动物寿命尤其长,例如鳄鱼和乌龟。鹦鹉和猛禽经常被锁链栓着,因此往往不能“体验生活”,于是在圈养状态下获得了较长的寿命。有些能通过冬眠或嗜睡来保存能量的动物(例如蝙蝠或刺猬)通常比那些总是很活跃的动物活得更长久。老鼠的代谢速率可以通过减少食物消耗量(饥饿饮食法)来降低,他们的寿命可能比那些平日吃饱喝足的同类寿命长一倍。另外,女性的寿命很明显比男性的寿命长(大约10%)。如果研究两性的代谢速率,你会发现男性代谢速率较高,这就意味着男性的寿命较短,也就是说他们在生活中比较耗费能量——比女性活动更为剧烈,但生命持续的时间没有女性长。

  G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节约使用我们的能量储备应该可以延长寿命。极端的剧烈运动可能会让心血管功能达到最佳状态,但肯定不会延长寿命。放松下来可以降低代谢率,而充足的睡眠及大体平和的性格也会起到相同的作用。只要进行一些自我观察、严格的自我控制,尤其重要的是保持逻辑连贯性,我们每个人都能发展自己的“节能程序”。经验表明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够延年益寿,而且非常健康。最后这点绝对不要忘记。

考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