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雅思阅读7原文参考译文(test4)

2022-05-30 03:27:14

  

  PASSAGE 1 参考译文:

  线牵金字塔

  没有人知道金字塔到底是怎么建成的。Marcus Chown料想答案可能是“悬空而造”。

  埃及的金字塔是在3000多年前建造的,但是没有人知道它们是以何方式建造的。传统的描述是由成千上万的奴隶拖动载有石头的雪橇来建造的。但是没有证据正明这一观点。加利福尼亚的软件顾问 Maureen Clemmons日前提出在金字搭的建造过程中可能使用了风筝。在翻阅一本有关埃及古迹的书时,她发现一个象形文字描述的是一群人以奇怪的姿势站立。他们手里拉着类似绳索的东西,通过某种机械连着空中的一只巨鸟。她想知道那只巨鸟是否可能就足一只大的风筝,而那些人正用它来举起重物。

  好奇心驱使下的Clemmons联系了加州理工学院的航空学教授Morteza Gharib。后者对她的想法很感兴趣。他说:“我来自伊朗,对中东的科技有浓厚的兴趣,他同样也对令Clemmons甘心去的图片感到疑惑。悬在空中无题的两翼对于鸟类来说明显太短太宽。是风筝的可能性确实是存在的,”他说。因为他刚好需要给学生Emilio Graff布置一项暑期研究计划,调查用风筝做起重器的可能性是一个好主意。

  Gharib和Graff尝试只借助风力(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能源)来把一块水平放置的4.5米长的石柱直立起来。最初的计算以及风洞模型试验让他们相信不用太强的风力就举起这块33.5吨重的石柱。甚至只要风力适度,如果能维持一定的时间就能做到。关键是要用一个滑轮系统把使用的风力扩大。因此他们在横放的石柱顶部正上方搭了一个帐篷形的支架,在支架的顶部悬挂了滑车。理论是当石柱的一端被吊起,另一端就能顺着下面的手推车翻转过来。

  今年早些吋候,他们用一块40平方米的方形尼龙风帆把Clemmons的空头理论付诸实验。最终风帆把石柱完全抬离地面。“我们完全目瞪口呆”,Gharib说。“风帆在风中展开那一刻产生一股巨大的风力,仅花了40 秒石柱就被抬离地面。”

  当时的风力时速仅为16到20公里,还不足他们预想所需风力的一半。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当风筝打开时会发生什么。“巨大的初始风力比恒稳状态风力大五倍,”Gharib说。他意识到这种猛然的拉力意味着风筝能够举起巨大的重量,只需40个左右的人力加上四五个风帆就能把一根300吨的石柱直立起来。所以 Clemmons是对的,金字塔的建造者们可能使用了风筝把巨大的石块抬升至指定位置。“他们是否真的使用了风筝是另外一回事,”Gharib说。没有图画描述金字塔的建造情况,所以没有办法知道“真正发生的事情”。使用风筝搬运巨石的证据和使用强力法的证据不相上下,Gharib说。

  事实上,这些实验许多专家并不信服。洛杉矶加州大学的埃及古物学副教授WillekeWendrich就说: “支持风筝搬运的证据并不存在”。

  其他人则认为支持该理论的实例不在少数。对像埃及人这样熟练的水手来说驾驭风力不是问题。而且我们都知道他们制造了坚固的木质滑车以承运大块巨石。此外,有物证表明古埃及人对飞翔很感兴趣。在塞加拉的阶梯金字塔上发现的一块木制加工品就酷似现代的滑翔机。尽管它出现在金字塔建成几百年后,但是它的精密程度却显示埃及人想要飞翔的想法已经非常久远。而其他古文明确实也了解风筝;早在公元前1250年,中国人就用它们来传递信息或向敌人倾倒燃烧的碎片。

  甚至现在这一实验可能还具有实用性。全世界很多地方的人们没有大型机械,却知道如何利用风能. 航海和基本的机械原理。一位尼加拉瓜的土木工程师就联系了Gharib,想要在一个没有重型机械的地方建造用混凝土拱支持土坯屋顶的房子。他的想法是先在地平线上边建造拱顶,然后用风筝抬升拱顶到预定位置。“我们给了他一些设计建议,还在等待他的反馈”。Gharib说。所以不用风筝有没有被用来建造金字塔,似乎它们在公元21世纪却可能是实用的建筑工具。

  TEST 4 PASSAGE 2 参考译文:

  无尽的丰收

  两百多年前,俄罗斯探险者和皮毛狩猎者抵达阿留申群岛(位于北太平洋的一个火山群岛),发现了位于北部远方的一块大陆。岛上的原住民把这块大陆称为阿留斯卡,意为“伟大的土地”。如今,我们叫它阿拉斯加。

  1959年,阿拉斯加加入美利坚合众国,成为美国的第49个州,其面积相当于美国其他48个州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它与加拿大共用北美大陆第二长水系,拥有美国一半以上的海岸线。多条河流注人白令海峡和阿拉斯加湾——冰冷而富含养分的水域是成千上万海鸟赖以生存的家园。此外,这片水域中还生活着400 多种鱼类、贝类,虾蟹和软体动物。阿拉斯加的商业渔场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馈赠,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渔业聚集地之一。

  据阿拉斯加渔业与捕捞局称,在2000年阿拉斯加商业渔场出产了成百上千吨的贝类和鲱鱼,还有一百多万吨底栖鱼(包括鳕鱼、鳎鱼、鲈鱼和青鳕)。阿拉斯加渔业真正的文化心脏和灵魂却是大马哈鱼。随笔作家苏珊?尤因在她的著作《伟大的阿拉斯加自然概况》一书中指出,大马哈鱼从阿拉斯加游过,就像血液流经心脏一样,为这片土地、动物和人们带来独具韵律、循环通畅的给养。可预见的丰富的大马哈鱼产量使本土文化得以繁荣发展,垂死的产卵鱼为熊、鹰和其他动物提供食物,最终为这片土地提供养料。5种太平洋大马哈鱼都在阿拉斯加水域产卵:奇努克大马哈鱼(王鲑)、马苏大马哈鱼(狗鲑)、银大马哈鱼(银鲑)、红大马哈鱼(红鲑)、粉大马哈鱼(驼背大马哈鱼)。北美90%的商业太平洋大马哈鱼都产自阿拉斯加。如果阿拉斯加是一个独立国家的话,它将是全世界最大的野生大马哈鱼产地。2000年,阿拉斯加商业大马哈鱼产量超过320,000吨,船边交易额超过2.6亿美元。

  然而,捕鱼业并非一直这么风调雨顺。1940到1959年,过度捕捞使得大马哈鱼的数量急剧减少,1953 年,阿拉斯加成为“联邦受灾渔区”。不过,州政府通过抗争夺回了渔业自主管理权,。。那时候,全国范围内的大马哈鱼产量大约为2500万条。在可持续捕捞政策的管理下,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大马哈鱼的产量平稳上升。20世纪90年代,大马哈鱼的年产超过1亿条,个别年份甚至超过了2亿条。

  产量提高的首要原因是实施了被称作“当季捕捞盈余为本”的管理方法。全州范围内的生物学家负责持续监测将要产卵的成年大马哈鱼。生物学家们坐在河滨的观测计算塔里,研究声纳系统,从飞机上进行观察,并与渔民交谈。大马哈鱼捕捞季节不是预先设定好的某一时刻。渔民们知道一年中政府允许捕捞的大概时间段。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日子,某个地区的一个或多个领域的生物学家有权要求停止捕鱼活动。甚至连体育比赛性的钓鱼活动也会被禁止。正是这样的管观机制使得阿拉斯加的大马哈鱼储量得到保证,并使阿拉斯加的捕鱼业得以持续发展。而同时,美国其他地区的大马哈鱼数量却日益令人担忧,处在备受威胁、甚至是危险的状态中。

  1999年,海洋管理委员会(MSC)授权审查阿拉斯加大马哈鱼捕捞业。该委员会成立于1996年,它为符合高环保标准的渔业发放证明,允许他们使用标签,表明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的环保责任。海洋管理委员会设定了一套评定商业捕鱼业的标准。渔业公司认识到通过环保负责评定所带来的潜在利益后,纷纷要求该委员会为自己做相关评定。于是,海洋管理委员建立了一个专门的评定委员会,组建专门的渔业专家小组,从渔民、生物学家、政府官员、产业代表和非政府组织等人士那里收集相关信息和观点。

  在海洋管理委员会做最后决定的那几个月里,西阿拉斯加的大马哈鱼鱼群全线崩溃。于是,一些观察家认为,阿拉斯加大马哈鱼渔业不会有任何获得官方机构认证的机会了,在育空河和卡斯科奎姆河流域,奇努克大马哈鱼和马苏大马哈鱼几乎处于建州以来最贫瘠的状态。该地区对商业捕鱼拥有优先权的可持续发展机构对此束手无策。

  这场危机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但研究人员相信这并不是渔业发展引起的。相反,他们辩称这必定是气候变化的结果,是太平洋气候现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持续作用的后果。这些气候现象造成冬天的酷寒, 结果大量大马哈鱼的卵在冰冷的海水里被冻死。海洋管理委员会的评定也似乎走到了尽头。然而,阿拉斯加州迅速做出反应,关闭所有渔场,甚至包括那些为了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渔场。

  2000年9月,海洋管理委员会宣布阿拉斯加大马哈鱼渔业通过了资格审查。7家也产阿拉斯加大马哈鱼的渔业公司立即获准在产品上使用海洋管理委员会专用徽标。该证明的起始期限为5年,之后每年进行一次评定,以确保渔业公司仍然符合规定的标准。

  TEST 4 PASSAGE 3 参考译文:

  噪音影响

  总体来说,人们应该更喜欢和平宁静而不喜欢噪音——这种想法貌似有些道理。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在深山或者乡村睡觉,必须作一些调整才能睡得着,因为这些地方起初“太安静”了。这一例子说明人类有能力去适应不同程度、分贝跨度较大的各种噪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例如,Glass和 Singer(1972)将人们说于瞬间发出的非常刺耳的噪声环境之中,然后测量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由此产生的生理反应。起初,噪音让人心烦意乱。但大约四分钟后,将置于噪音下的实验对象与处于正常环境中的人们相比发现,前者在完成任务方而做得很不错,而且他们对噪音的生理反应也会迅速降低到与后者持平的水平。

  但如果要求试验对象同时专注几项任务时,其对噪音的适应性能力就会达到极限,噪音也会变得更加让人心烦意乱。例如,如果一个实验对象需要同时监视三个刻度盘,那么高分贝噪音就会严重干扰他们完成工作。同时监视多个刻度盘其实和飞行员或者空中交通调解员的工作別无二致(Broadbent, 1957)。同理,噪音并不会影响实验对象追踪一个旋转轮子形成的不断移动的轨迹,但如果让实验对象在追踪的同时重复数字,那么噪音对他们的影响就很大了(Finkelman and Glass,1970)。

  或许,此项关于噪音的研究最重大的发现,就是噪音的可预见性要比它分贝的大小更为重要。我们完全有能力对长期存在的背景噪音“听而不闻”,即使它们确实很吵;而如果人们工作时受到突如其来的噪音的侵袭,他们就会很不适应。在Glass和Singer的研究中,当实验对象正做一项工作时,把他们置于突然发出的噪音环境中,有些人听到的声音非常大,而有些人听到的声音却要柔和得多。实验对象中一部分人听到的噪音是严格按照一分钟的时间间隔产生的(可预测性噪音);他人听到的噪音总量是不变的,但是产生时间却是随机的(非可预测性噪音)。实验组称,可预测性噪音和非可预测性噪音都很恼人,而所有实验对象在噪音测试部分的表现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然而,在无噪音环境下要求实验对象校对书面材料时,不同噪音条件带来的副作用是迥然不同的。如表1所和可预测性噪音相比,非可预测性噪音使试验对象在校对时出现更多错误;柔和的非可预测性噪音实际上比吵闹的可预测性噪音让人出现更多错误。

  表格1:校对错误与噪音

  非可预测性噪音 可预测性噪音 均值

  高分贝噪音 40. 1 31.8 35.9

  轻柔噪音 36.7 27.4 32.1

  均值 38.4 29.6

  显然,非可预测性噪音会让人更疲劳,不过疲劳导致工作上的错误还需要一段时间。

  预测性不是唯一可以减少或者消除噪音负而影响的变量。另一个变量是噪音的可控性。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可以控制噪音的话,这一点似乎可以消除当时噪音的负面影响和副作用。 即使人们没有真正实践他的想法,去关掉噪音,这种效果也是可以达到的。仅知道自己有控制噪音的能力就足够了。

  到目前为止,所讨论的研究都是将人们短时间置于噪音环境中,也只是研究了由此带来的瞬间影响。但是噪音环境所引起的主要忧虑是,日复一日地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中可能会产生严重、持久的影响。一项研究表明,此担心是有现实性的。将在洛杉矶最繁忙的机场旁边上学的小学生和那些在安静环境中上学的小学生相比较(Cohen et al., 1980),就会发现噪音地区的小学生血压较高,更容易转移注意力。此外,并没有迹象表明孩子们会逐渐适应噪音。事实上,孩子们在喧闹的学校待的时间越久,他们越难以集中注意力。另外一项跟踪研究表明,和那些一直在安静学校上学的孩子相比,即使喧闹学校里的孩子们搬到安静一些的学校待上一年以后,他们还是难以集中注意力。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两组孩子都是经过研究人员精心匹配的,他们在年龄、民族习性、种族和社会阶层上都具有可比性。

考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