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分钟的时间要尽量雨露均沾的分给 3 篇文章
我们在考试中遇到的3篇文章存在难度不一的情况,如果第一篇文章特别简单,当然可以节省部分时间给其他的篇章,但如果你的第一篇文章特别难,也尽量要在 20 分钟内完成,以免因为第一篇文章耗时太多,导致后面的文章没有时间作答。若恰恰后面的文章是相对简单,容易得分的题目,那我们不就亏大了吗?难的文章得分没保障,简单的题目没来得及做,这叫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每篇文章默认的时间额度为20 分钟,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度,原则是让每篇文章都有充分的答题时间。
3-15 plus 2 的时间分配法
这个时间分配因人而异,因文不一,仅作为参考
1.3 分钟把握文章框架
很多同学提出质疑,认为这 3 分钟的时间去看了文章也记不住内容,不如直接做题,这是无用论 ;有些同学则认为自己的答题时间不够,3 分钟太宝贵,不舍得挪出来,这是无时间论。
其实,这 3 分钟的时间决定了我们的阅读高度,不仅能提高解题速度,还能提高准确率,是有超值回报的 3 分钟。
怎么样才能通过 3 分钟迅速把握文章框架呢 ?
很简单,读 title,introduction 和各段落的 topic sentence,来看看它们之间的联系。
title 给出讨论对象,introduction 给出讨论角度,即文章主旨,而各段落主旨告诉我们文章分几个方面或如何对主旨展开论述。这些内容环环相扣,犹如钢筋水泥,给我们搭建出了一个房子的框架。有了框架之后,我们可以看见 “森林”,而不是只见“木”。
在 3 分钟内,我们不仅能够把握文章的核心主旨,它的脉络走向,还能了解作者的“感情色彩”,给我们下一步正确和快速的答题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对解决“主旨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很多同学在学习并熟练掌握了三分钟定框架的阅读方法后反馈时表示答题都不用回到文章细读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因为不管你细不细读,主旨就在那里,一直不变,而大部分的题目都会针对或围绕主旨出题,尤其是最后一道总结题或分类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会有质的飞跃。希望你们也能够同样受用。
2.15 分钟答题
我们知道一篇文章会有 12-14 道问题,所以要保证答题阶段有 15 分钟以上的时间才够充分。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阅读顺序则是先看题,再读文。我们需要先审清楚题干,再根据题干的要求回到相应的段落去进行详读。
一般情况下,题干会给出大的定位,告诉我们考点所在的段落,而具体的考点位置需要我们自己分析得出,然后进行精准的定位。答题的过程就是不断补充细节的过程,犹如给搭建的毛坯房添加各种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