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电影院
直到从最初的P形式,即一种将图像投影到黑暗剧院屏幕上的东西,发生技术的演变,电影院才变为一种大众消费。看p形式时,影片是通过一中专门开过孔的小型机器观看的。爱迪生的p装置,名叫K,在1984年与公众见面。这是专门为K室,或者说一类娱乐街设计的。在那种街上有一些独立的机器并且只可以允许一位顾客一次观看只有50尺长的短胶片。首个K厅有五个机器。由于出价为25美分(或者5美分一台机器),顾客则从一台机器到另一台机器观看五种不同的影片(或像看有名的街边拳击赛一样)。
这些K娱乐街正是仿照放音厅所设计的,那些放音厅后来几年也证明了爱迪生的成功之处。在放音厅里,顾客通过一支单独的耳管聆听唱片,并来回于不同的机器听不同的对话录音或音乐。所以K放映厅也是如此。比起在机器中放映的电影胶片(大约一卷10到15美元),爱迪生更感兴趣的是将那些K机卖给放映厅。他拒绝改良放映技术,理由是他制作并销售投影机,那么放映商就只需买一部机器,而不是好几部。
然而,放映商想要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来最大化自己的利润,就是一次向成百上千个顾客放映好几部影片(相比一次一部)并将入场券调升至25到50美元。在1894年,即首家K厅开业之后的那一年,放映经理如~~~等人改良了放映设备。这些早期的放映机用在杂耍剧厅、正剧厅、城镇大厅、临时搭建的剧台、露天游乐场以及娱乐公园,以供大量的观众观看电影。
随着1895——1896时期放映技术的到来,动态画面效果成为了最终的大众消费形式。之前,在那些一次为几百名观众演出的剧院里,大量的观众一幕度过精彩的大场面。但是,动态的电影却真正有别于那些依赖活人表演或者(像SAL表演)需要司仪指挥的最终仪式项目。
尽管早期的放映商通常会带着活人表演,但是电影本身是一种大量生产的,以及由放映商几乎不或者不加入可动部分的在录制材料。即使早期的放映商用自认为能给观众带来快乐或是能夹杂着演讲的方法来通过将自己的影片同其他的娱乐元素混合而制成电影,他们这种创造力依然是有局限性的。观众想来看的是电影的科技奇迹;对一些平淡动态的活生生的再现;以及通过光影戏法和相机处理而产生的魔术。
随着投影技术的提升,观众与图像的关系变得不再私人化,这也是相比较于早期的p机器,如K和M,其中M是一种通过单独画片取代胶片条来重现动态图像的机器。这一关系突然变得公共化了——一种观众同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人分享的经历。同时,观众所看的影片图像从1或2寸的细小胶片扩展到6或9尺等身大小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