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IB, A-LEVEL, AP吗?

发布日期:2022-06-16 05:15:42 阅读:4226 作者:冯微微

      当下国际学校里的课程可以说五花八门,孩子在一间学校里每天7、8个小时,到底是在学什么呢?这无疑是个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如果您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论证哪种课程系统更适合自己的孩子,那么请尽量选择有历史、有体系的课程项目。 
而IB, A-LEVEL, AP是国际学校采用最多的三种项目。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三门课程之间的区别。
 
区别一:选课的灵活度
 
首先做个比喻,引导读者快速入门。三种课程,就如同我们用餐的选择。餐馆的菜单上存在两种点菜方式:一种是单点,即你喜欢什么点什么。喜欢辣的就点辣的,喜欢油炸的就点偏油炸的。第二种是套餐,因此其中必然有你喜欢的,也有你不喜欢的。
 
AP课程属于前者,少则,你可以上一门AP; 多则,你可以上10门AP, 任由自己选择。
 
就AP课,学生往往选择数学、物理、化学等等,毕竟AP英文文学或者AP美国历史对语言要求偏高;IB属于后者,它是个套餐,即你不能挑食,不能只吃辣的或者甜的,因此学生必须文理兼修。那么A-LEVEL又如何?来自英国的剑桥课程处于两者之间,它可以自由选择,但不能只选一门,至少是三门以上。
 
在国内,学生往往还是选择数、理、商科为主。了解了这点,读者们不妨来尝试回答常见的一个群众困惑:“IB的课程是否更偏向于文科比较好的孩子”?似乎如此。这不能说家长认知不对,而是认知不到位。我们试想一下:在自由选择科目的情况下,学生当然会去选择数理化之所擅长的。
 
另外,从学校办学的角度来讲,(尤其是公立学校的国际班),不是因为本身AP或者A-level存在偏科的问题,而是开设AP英文文学或者AP美国历史等文科类的风险要远大于AP 数理化,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是不具备成熟的英文语言能力。再次回到“IB的课程是否偏文科”这个问题,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之所以有这个困惑,是因为AP 和A-Level 在国内落地,必须结合国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提供理科为主的课程乃接地气之举。但是IB是套餐,不能任由学生只挑自己擅长的。如果三者乃体育竞技,那么IB的优秀种子必须是全能型的,而AP 或者A-Level 的优等生则是单项或者几项的冠军。因此选课的灵活度就是三者之间的区别之一。
 
区别二:培养学生的过程不同
 
你真的了解IB, A-LEVEL, AP这三者的区别吗? 从表面上看,IB与AP和A-LEVEL 都由科目组成,如数学、科学、语言、社会学等等…
 
但是IB侧重conceptual learning(概念性学习),后两者则侧重factuallearning(知识性学习)。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同样在教授物理课的浮力变化。
 
知识性学习模式会讨论浮力是什么,影响浮力的因素,如何测量浮力等等。这些属于知识点,将来会出现在考卷上。但是IB在这个基础之上,会上升到概念层面,比如“浮力”和“变化”在个人生活中如何存在?跟学生个人的生活有何种联系?这就涉及到概念了,并非知识点的或事实性的学习。这种方式的学习迫使学生跨出科目本身的框架去学习,超越了科目自身的知识点。
 
这是具体科目在教学过程中的差异,属于微观层面的不同。作为一个课程体系来讲,即宏观层面,三者也存在不同。IBDP(高中阶段的IB) 的最大的亮点是它有一门TOK(Theory of Knowledge)的课程,简单翻译为“知识的理论”。这门课更多像一门哲学性质的课,学生会一起讨论和探索学习最根本的问题:什么是知识?你如何判断自己学到了知识?你又是如何运用知识的呢?
 
它不是受制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设定的,超出了任何一门学科但又和学生学习作为一个人的学习的本身联系在一起了,这样的学习会促使一个17岁的青少年去思考:学习无处不在,除了发生在学校的学习,平时生活当中又是怎么样的学习?高中最后一年,要花整年的时间去撰写长达三千字,原创型研究式的论文,要求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吸收者,而是知识的创造者。这又是IB跟AP和A-LEVEL 在教学过程中的另外一大差异,属于宏观层面的不同。
 
区别三:培养目标和结果不同
 
既然教学的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化,那么最终的目标也自然有别。如果说公立学校的教学是通过题海战术,熟能生巧的方式,说明学生记忆答案,那么AP和 A-LEVEL 则是通过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寻找答案;而IBDP不仅仅通过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寻找答案,而且通过对学习和知识本身进行反思训练学生学会提出自己问题。
 
比喻:一位修车技工只能换汽车轮胎,倘若车门或车灯坏了,解决不了,那么他属于记忆答案型技工。另外一位能够娴熟地修理任何一辆损坏的轿车,那么他是一位学会了找答案的工人。
 
“损坏的轿车”是别人抛给他的问题,“修理”是他找答案的过程。第三位不仅仅对汽车构架了如指掌,会修车,同时又会琢磨:“我如何能够制造一辆可以自我修理的汽车?”
 
那么这位就是一位会提问的人才。这个问题是属于他自己的,那么寻找答案的过程就变成了他的私事。这样的人具有自己的观察角度,寻找答案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学习的驱动力来自内心(如好奇心)–那么这不就是我们想要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吗?
 
教育的最终结果:记忆答案,依赖记忆完成任务  VS 学会寻找答案,解决别人的问题 VS 学会提出自己问题,创造新的知识—这就是IB,AP, A-LEVEL 和公立教育的另外一大本质区别。听我这么一说,似乎IB含金量最大,确实如此。
 
但是,含金量高是一把双刃剑,从何说起?含金量高说明他难度大,难度大会对两种人群有高难度要求:
 
1. 一个当然是学生,如考验学生花一年的时间,写出3000字或者更长的英文论文。这种论文可能令研究生也为难的“原创型论文”,对学生来的挑战极大。
 
2. 对老师要求高:一旦设立IB课程,你必须要把套餐里面涉及到的老师以及配备的资源都要准备到位。从办学的角度来讲,学校的资源投入是非常大的。
 
3. 反观AP,我只要找一个老师就可以开设起来,所以从学校的资金和资源的投入角度来讲,当然AP的容易程度最低,IB最高。
 
所以高含金量的IB课程是把双刃剑,不是所有的学生或者学校仅仅依靠热情就能驾驭的。